重庆展团网会展信息| 服务配套|

首页 » 重庆 » 会展信息 » 正文

重庆将打造成内陆国际会展名城 “城市加速器”今年预计拉动消费1800亿

发布日期:2019-06-13 11:45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6月5日-11日,2019年(第二十一届)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这几天,国博中心周边非常热闹,甚至国博中心前主干道因车流太多而实行交通管制。

    在国博中心附近某企业上班多年的梦洁对这样的交通管制已习以为常。梦洁说,国博中心举行的各类会展越来越多,人也跟着多了、车也跟着多了、公交线路也跟着多了……

 国博中心会展的增多,从侧面反映了我市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来自市商务委的数据显示,2017年,重庆会展直接收入152.8亿元,拉动会展产业链经济消费1181.6亿元。

 到了2018年,我市共举办各类展会活动506个,同比增长2%;展出面积913万平方米,拉动会展产业链经济消费1575.7亿元,同比增长4.1%;直接收入181.6亿元,同比增长18.9%。

 记者获悉,预计2019年,重庆会展将拉动会展产业链经济消费达到1800亿,直接收入突破200亿元。

 去年重庆会展直接收入达181.6亿元

 这几天,南坪会展中心经理梁吴迪有点忙,忙着会展联络和布展,“我们2018年平均4天就有一场会展,往往这场会展结束后,下一场会展就立即进场布展,不然时间都不够,有的布展是通宵进行,而我们的工作人员则是轮流休息。”

 梁吴迪说,2018年,南坪会展中心全年举办各类会展88场,展会直接收入约60亿元,拉动会展产业链经济消费240亿元。“我们预测2019年的展会直接收入和拉动的会展产业链经济消费,在2018年基础上会上浮5%左右。”他预计,今年南坪会展中心的展会直接收入在64亿元左右,将拉动会展产业链经济消费252亿元。

 来自市商务委的数据显示,2018年重庆市共举办各类展会活动506个,同比增长2%;展出面积9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直接收入181.6亿元,同比增长18.9%;拉动消费1575.7亿元,同比增长33.4%;会展市场化率91.5%,为全市商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重庆国博中心为例。去年,展览项目同比增长35%,展览总面积同比增长46%,展览面积全国排名前10,展馆综合使用率达40%,展览数量和展览规模年均增长率均超过20%,增速居于全国前列。

 展览数量和规模提升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知名品牌展会也持续青睐重庆: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永久落户重庆;第75届全国摩配交易会、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立嘉国际机械展览会、第20届中国重庆汽车工业展等一批品牌专业会展项目在重庆成功举办。

 今年

 产业链拉动消费预计1800亿元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分析,知名品牌展会的举办,既提升了重庆会展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又带来了良好的外来消费,对全市商务经济的拉动效应显著。

 记者获悉,预计2019年的重庆会展,将拉动会展产业链经济消费达到1800亿,直接收入突破200亿元。

 以智博会为例,首届智博会期间超过50万人次观展,仅住宿、餐饮领域方面,主城区重点监测的住宿、餐饮、零售企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72.6%、10.8%、0.7%;在渝北区,重点监测的住宿、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19.3%、20.9%;江北区重点监测的住宿、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23.8%、17.7%;渝中区推出渝中红店、玩味渝中等平台提供游玩渝中攻略,特色美食上座率及营业额均稳步增长;南岸区充分利用其城市最佳观景平台优势,吸引大量来渝客商前往观景消费。

 明年

  展出总面积要达1100万平方米

  今年2月,悦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菊梦曾呼吁要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推动重庆建设国际会展之都。她表示,虽然重庆会展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全行业整体水平与先进省市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首先是重庆会展发展定位亟需精准,缺乏发展长远目标;其次自办展会存在展销会多、专业展少,流动展多、品牌展少,低端展多、高端展少等问题;市场主体综合实力不强,会展企业营业收入较低;高端会议引进力度不够,多数展览仅局限于国内区域,规模偏小,综合效益低,市场竞争能力有限,国际影响力不够;重庆在优惠政策配套措施方面,重庆与其他城市相比差距明显;会展管理体制不优。

  今年4月3日,重庆市政府网发布《重庆市会展业创新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到2020年,将重庆打造成功能齐备、发展均衡的内陆国际会展名城,拥有一批辐射全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会展品牌和会议论坛项目。

  记者从《计划》看到,到2020年,我市的展出总面积要达到1100万平方米,展览业直接收入达到240亿元,拉动全市消费额超2000亿元;展览业市场化率达到95%,专业化率达到70%,各展会项目为所属专业、行业和产业发挥高效生产性服务作用。

  在具体举措方面,我市将打造一批会展业高端平台,积极申办系列高端国际会议及专业论坛。围绕生产型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服务区县经济,打造一批重点会展项目。比如,对照我市“十三五”规划所确立的高端交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物联网、环保、精细化工、页岩气开发等产业,做到“每个行业都有适宜的专业展会”。

  此外,在夯实会展业发展基础上,《计划》提出,一方面将加快会展场馆周边区域交通、物流、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功能,以优质服务增加展会各方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另一方面,则要科学合理布局会展场馆,鼓励和支持国际性展会到重庆举办,提高场馆利用效率,并进一步提升会展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服务水平,提高办会办展便利化水平;此外,还要培养造就一大批会展专业人才,并加强会展研究和会展智库建设。

  纵深

  重庆渐成“会展之都” 会展成为“城市加速器”

  业内普遍认为,重庆会展业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重庆渐成“会展之都”,会展也成为重庆的“城市加速器”。有专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则可拉动相关的产业收入约至9。如果按照这个系数测算,重庆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疑将给重庆经济带来一块非常诱人的“大蛋糕”。

  来自市商委会的数据,目前,重庆已建成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国际博览中心、展览中心、农业展览馆、规划展览馆、三峡博物馆等6个会展场馆,展场总面积达到约50万平方米,规模位列全国第三。

  目前,重庆市会展业已经从单一围绕会议到“会展经济”多层次结构的发展。作为“城市加速器”的重庆会展业,未来需要如何发展呢?

  广东组展企业协会会长刘松萍表示,会展业要发展,首先要深耕行业,从纵深的方向把行业产业链做透;其次,要根据社会的热点问题,或者预判未来发展的热点,来寻找行业新的点,比如和农业、教育的跨界融合等;第三,则要顺应潮流,借用技术的力量来为会展产业加持;第四,则是要有前瞻性,会展是一个行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行业最早的信息或者说行业最早的变化都是从展会当中首先体现出来,因此会展人在这个过程中要具有前瞻性,从而引领行业。

  北京雅森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宇表示:“重庆在引入会展的时候,既要引入展会本身,又要引入展会专业和技术。”

  SAP大中华区C/4HANA总经理闵勇认为,重庆会展要利用好大数据,围绕提升客户体验,进行创新。当展会拿到客户数据、企业运营数据、体验数据时,就有机会创新商业模式,提供增值服务,比如给观众做一个APP指南,为参展商导流潜在客户等。

    
来源:重庆商报

    

 
扫描展团网微信二维码,关注展会、会议节庆、展销会、会展服务,关注"展团网"微信公众号即可 展团网
 
网站首页 | 行业分站 | 城市分站 | 参展意向登记 | 展会宝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桂ICP备11003182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50100697643558Q